头孢克洛
成份:本品活性成分为头孢克洛化学名称:(6R,7R)-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3-氯-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一水合物 分子式 C15H14ClN3O4S·H2O 分子量 385.82
临床应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列感染: 1.呼吸道感染:如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2.耳鼻科感染:如中耳炎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3.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由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克雷白氏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 4.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疖、皮下脓疡、毛囊炎、乳腺炎等由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
成人:成人常用剂量是0.25g,每8小时一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剂量是0.25g一次,每日三次。鼻窦炎推荐剂量为O.25g一次、每日三次,共lO日。较重的感染(如肺炎)或敏感性稍差的
与头孢克洛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有: 1.过敏反应:根据报道,约占病人的1.5%,包括荨麻疹样皮疹(1/100,)。瘙痒,荨麻疹和库姆斯试验阳性,发生率均,在l/200以下。 2.曾有报道,使用头孢克洛会发生血清病样反应。这种反应的特点是出现多形性红斑,皮疹及其它伴有关节炎/关节痛的皮肤表现,发热或无发热。与典型的血清病不同之处在于很少与淋巴结病和蛋白尿有关,没有进入循环的免疫复合物,并且无反应后遗症的迹象。人们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血清病样反应似乎是由于过敏,常常发生于头孢克洛第二疗程期间或正在进入第二疗程时
0.125克(按C15H14ClN304S计)
国药准字H10960224
贮存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