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片
本品主要成份为秋水仙碱,为一种生物碱。 化学名称:N-(5,6,7,9-四氢-1,2,3,10-四甲氧基-9-氧-苯并[α]庚间三烯并庚间三烯-7-基)乙酰胺。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2H25NO6 分子量:399.44
化学药品,0.5mg
秋水仙碱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遇光色变深。秋水仙碱在乙醇或氯仿中易溶,在水中溶解(但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能形成半水合物的结晶折出),在乙醚中极微溶解。 熔点 本品的熔点为148~153℃,熔融时同时分解。 比旋度 取秋水仙碱,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
掌跖脓疱病,皮肤腺样囊性癌,皮肤囊性腺样癌,皮肤平滑肌瘤,皮肤黏液瘤,皮肤粘液瘤,黏液纤维肉瘤,黏液肉瘤,粘液纤维肉瘤,痛风
口服。急性期:成人常用量为每1-2小时服0.5-1mg(1/2-1片),直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或呕吐,达到治疗量一般为3-5mg(3-5片),24小时内不宜超过6mg(6片),停服72小时后一日量为0.5-1.5mg(1/2-3/2片),分次服用,共7天。预防:一日0.5-1mg(1/2-1片),分次服用,但疗程酌定,如出现不良反应应随时停药。
与剂量大小有明显相关性,口服较静脉注射安全性高。1. 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呕吐及食欲不振为常见的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80%,严重者可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长期服用者可出现严重的出血性胃肠炎或吸收不良综合症。2. 肌肉,周围神经病变,有近端肌无力和(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在肌细胞受损同时可出现周围神经轴突性多神经病变,表现为麻木,刺痛和无力。肌神经病变并不多见,往往在预防痛风而长期服用者和有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出现。3. 骨髓抑制,出现血小板减少,中性细胞下降,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时可危及生
0.5mg*100片
国药准字H53021389
2010-08-31
密闭。
这药副作用太大,不宜长期服用。 2018-04-23 12:01:34 |
![]() 廖小姐 |
---|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