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
丙酸氟替卡松的化学名称为:6,9-二氟-11-羟-16-甲基-3-氧代-17-(1-氧代丙氧基)-雄甾-1,4-二烯-17-硫代羧酸(6α,11β,16α,17α)-S-(氟甲基)酯 。 药液浓度为0.05%,相当于每喷含丙酸氟替卡松50微克,辅料为:葡萄糖、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苯乙醇、苯扎氯胺、吐温80、稀盐酸、纯水。)
喷雾剂
1.用于哮喘的预防性治疗。 2.本药鼻喷剂用于预防和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包括花粉症)及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3.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敏感的皮肤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湿疹等(国外资料)。
本吸入气雾剂只能经口腔吸入。对吸气和吸药同步进行有困难的病人可以借助储雾罐。病人应注重本药吸入气雾剂用于预防性的治疗,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使用。用药后4-7天内显效。 成人及16岁以上儿童 每次100-1000μg,每日2次。通常为每次2揿,每日2次。应依照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病人合适的初始剂量。处方医生应了解丙酸氟替卡松控制疾病所需的剂量可低于其它一些吸入型皮质激素。通常初始剂量为 :轻度哮喘 :每次100-250μg,每日2次。中度哮喘 :每次250-500μg,每日2次。重度哮喘 :每次500-1000
1.可能引起反常性的支气管痉挛伴哮喘加重。 2.部分患者可发生口腔及咽部白念珠菌感染(鹅口疮),声音嘶哑等。 3.喷鼻剂可致鼻及喉部粘膜干燥,偶见鼻出血。另有皮肤过敏的报道。 4.长期大剂量用药可导致全身反应,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生长延迟,骨质密度降低,白内障及青光眼等。 5.极少数患者出现潜在的嗜酸粒细胞增加。 6.本药可使发生严重或致死性水痘及麻疹病毒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7.用吸入激素替代全身激素治疗时,可出现以前全身用药可控制的变态反应(如过敏性鼻炎, 结膜炎,湿疹及 关节炎等)。 [国外不良
注册证号H20130190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