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医药网

互联网药品交易证

国 A20140004

久久医生网 > 久久医药网 > 老药新用!浙大科学家发现糖尿病药物或可治疗乳腺癌

老药新用!浙大科学家发现糖尿病药物或可治疗乳腺癌

时间:2017-05-03 14:00:47

[摘要]

据浙江大学官网消息,近日,浙江大学科学家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或可治疗致命性乳腺癌。

据浙江大学官网消息,近日,浙江大学科学家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或可治疗致命性乳腺癌。

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中心董辰方教授团队揭示:一种名为AKR1B1的酶能为基底样型乳腺癌细胞‘松绑’,为其扩散转移铺平道路。而临床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能够有效抑制AKR1B1的活性,科学界认为,这将有可能“老药新用”成为对付致命性乳腺癌的靶向药物。

全球每年新增120万例的左右乳腺癌患者,基底样型乳腺癌是其中最为凶险的一个亚型。该亚型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强,能够迅速扩散或转移到脑和肺。目前,乳腺癌的其他3类亚型:管腔A型、管腔B型和HER2型均已有有效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药物,而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长期未能取得突破: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均无明显效果,也没有有效的靶向药物。乳腺癌患者中10%到20%为三阴性乳腺癌,著名歌手姚贝娜因患这类乳腺癌过世。

“在癌细胞转移前,癌细胞之间相互粘连,没有四处游走的能力,是什么让它们如脱缰野马,迅速转移到身体其他组织?”董辰方介绍,癌细胞迁移有一种重要的机制: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经过EMT,癌细胞“变形”为有运动能力的间质样细胞,获得了在体内迁涉和转移的能力。

课题组针对全球5000余例乳腺癌患者的生物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种名为AKR1B1的还原酶在基底样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乳腺癌亚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AKR1B1在EMT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AKR1B1的表达高,癌细胞之间的‘粘合剂’就变少了,细胞间的束缚力就变小。”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细胞转录因子Twist2与AKR1B1一起构成“正反馈循环”,促进了癌细胞EMT的过程。这一分子机制的发现,提示着科学家进一步寻找与之对应的靶向药物。

“很巧的是,一种已知的药物能抑制AKR1B1的活性——Epalrestat(中文名:依帕司他)目前已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董辰方课题组通过细胞和小鼠验证了这一药物的疗效:实验表明,无论是敲低AKR1B1的表达,还是给予依帕司他药物,都能明显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相对应的,在AKR1B1过表达的情况下,肿瘤就生长得比对照组更大。

董辰方表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研究是一项基础研究,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要大量体外和体内实验进行验证。”另一方面,老药新用不乏成功的例子,如原本用于镇痛的阿司匹林被发现对治疗部分结肠癌有帮助。目前来看,依帕司他已进入市场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有潜力成为治疗基底样型乳腺癌的靶向药物。(董辰方 周炜 朱原之)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醒,以上的内容仅是参考,为了您的健康,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您的主治医生或指导药师的指导下按疗程服用,同时密切接受随访,以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您的用药情况。

关键词:老药新用

分享到:
相关疾病资讯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