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19 15:22:24
受限于新药研发技术以及各国首仿政策的制约,尽管仿制药市场广阔,相关企业仍旧难以顺利喝下“仿制药甜羹”。而洞察到相关仿制药市场困境后,当前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生物类似药市场。
市场潜力无限
2011年至2017年,是世界制药史上商标名药品专利到期的又一高峰时段,一些大型跨国制药公司陆续有一半以上价值77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过期、美国新医改将在未来10年内消耗约1万亿美元,这两个数字无不刺激着制药企业敏感的神经。但受限于新药研发技术以及各国首仿政策的制约,尽管仿制药市场广阔,相关企业仍旧难以顺利喝下“仿制药甜羹”。
而洞察到相关仿制药市场困境后,当前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生物类似药市场。如除诺华子公司山德士(Zarxio)、强生(Remicade,其2013年全球销售额达84亿美元)、默沙东(SB2(Remicade)、SB3(Herceptin)、SB4(Enbrel)、SB5(Humira)、MK-1293(Lantus))、百时美施贵宝(Yervoy、Opdivo、Erbitux)等实力强劲的外企外,国内的中信国健、贝达、华海、海正、恒瑞、丽珠、人福、华兰等一批具有生物药开发能力的本土企业也在朝生物类似药市场发力。
关键词:生物类似药,市场前景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