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26 15:42:56
口舌生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很多人们都出现过口舌生疮的现象,不过口舌生疮严 重的话会影响到正常的进食,疼痛难忍,眼下的南方气温回升很快,晴天时气温屡 破30℃,直接进入夏天模式。虽然不时到来的大雨会压一压气温,但大雨过后湿热 交蒸,身体一时适应不过来确实容易出状况,比如口舌生疮、口气难闻等,这种时 节更易加重。
口舌生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很多人们都出现过口舌生疮的现象,不过口舌生疮严 重的话会影响到正常的进食,疼痛难忍,眼下的南方气温回升很快,晴天时气温屡 破30℃,直接进入夏天模式。虽然不时到来的大雨会压一压气温,但大雨过后湿热 交蒸,身体一时适应不过来确实容易出状况,比如口舌生疮、口气难闻等,这种时 节更易加重。
口舌生疮,也就是所谓的口腔溃疡,提起来很多人都知道它的难缠——吃东西 时,溃疡部位疼起来让人茶饭不思;而口气难闻,在排除了口腔卫生不良以及龋齿 或牙周病等单纯性口臭因素后,还有什么可能呢?家里老人可能会告诉你,这其实 是“上火”了,得吃点药“泻泻火”,或者喝碗凉茶,吃点牛黄解毒片。为何有人 吃完“泻火药”非但没有好转,甚至情况更糟?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口腔溃疡、口 臭到底是什么“火”?该怎么调理才得当呢?
口舌生疮
“心火”“肠火”旺 脾胃湿热也有关
口舌生疮大多有四个特点,即“红、黄、凹、痛”——溃疡的部位周围会有不 同程度的红肿表现,而溃疡表面则接近黄,而且仔细观察中间有点凹陷,另一特点 就是很痛。有的人口中陆续冒出几处溃疡,疼得张嘴喝水吃饭都嗷嗷叫。
“不少人都觉得口腔溃疡就是上火,这个想法相对简单了点。”广医二院番 禺院区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郑艳华引用中医典籍说,《黄帝内经》中提到“诸痛痒 疮,皆属于心”,《幼幼集成》也有“口糜者,满口生疮,溃烂,乃膀胱移热于小 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的说法。所谓口糜,其实就是口腔溃疡。她认为,口腔溃 疡与心和小肠之火上蒸以及脾胃湿热有关。
泻“火”前
先分清“虚实”
所谓的“心火”是从何来的呢?郑艳华认为跟压力大、情绪焦虑、吸烟多、喝 水少、常熬夜、过度劳累等有关,压力以及不良习惯都可导致免疫力下降,是临床 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常见诱因。
而脾胃湿热可能源于对刺激性食物的喜爱,比如经常吃火锅、麻辣烫、辣条、 各种煎炸油腻的食物,或者常爱喝点酒,喜欢吃榴梿、菠萝蜜……虽然大快朵颐, 但嘴上痛快过后结果可能就是口中生疮,判断是“实火”无误,适当吃点清热解毒 的泻火凉茶或者中成药比如牛黄解毒片、上清丸,对症了确实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 作用。
但平时体弱或久病的人群,比如部分老人经常睡不好、吃不香又容易累、心情 差,身体免疫力不足。这类人多有“虚火”,口腔溃疡时就不应该用清热泻火的, 反而应该健脾养心、固本养阴,在辨证的基础上适当服用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 之类的中成药可能更有帮助。
调理支招:
虽说口腔“冒火”长溃疡不会带来很大的威胁,不少人通过清淡饮食、注意休 息提高免疫力等多方面调节,熬几天也能好转。但疼痛带来的不适及引起的吃喝不 便,确实很磨人。如何适当调理、缩短这个磨人的过程呢?郑艳华从中医的角度, 针对实火和虚火人群给出不同的建议——
实火人群:可以用生甘草10克、金银花10~20克,煮水后分多次含咽;还可以 用黄连5克、吴茱萸3克,捣末后用米醋调成稠糊状,每晚外敷两足心涌泉穴,第二 天早晨取下。
虚火人群:可以用吴茱萸研细末,每次取4克,用陈醋调成糊状,每晚临睡时 以纱布涂贴两足心涌泉穴,第二天早晨取去,连贴三日。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口腔溃疡虽是小事,反复不愈或反复发作的人群,最 好还是及早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及时进行有效的防治。
口气难闻
脏腑功能失调 湿热蕴结惹尴尬
“总的来说,口臭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般单纯性口臭和脏腑功 能失调口臭。”广州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樊冬梅教授分析说,相对于 脏腑功能失调口臭而言,一般单纯性口臭多数情况下相对比较轻微,是由于龋齿或 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引发的,多因不太注意个人卫生所致,也比较容易治疗,只要日 常做好口腔保洁、定期做口腔清理,配合饮食调理,基本上能逐渐摆脱口臭的尴尬 ,回复清新口气。
而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口气难闻、口臭,根本性原因是人的肠胃系统和内分泌 系统失调引起的。
樊冬梅解释说,肠胃系统紊乱,可使代谢功能也伴随着出现问题,从而造成内 脏功能失调,无法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平衡和抑制。当这些病原微生物达到一定的量 时,就会分泌出奇怪难闻的气体,通过口鼻排出时,口气自然不可能清新,口臭也 就这么产生了。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类口臭是由于脾胃或肝胆湿热所致。
袪湿热防口臭
辨证用药急不得
一提到湿热,平时比较关注食疗的养生一族,对哪些食物能清热袪湿可能了然 于胸,是不是平时多吃点这类食物就好了?
樊冬梅提醒说,因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口臭,即使是湿热证,蕴结的部位不同 ,还有不同的证型,比如肝胆湿热证和脾胃湿热证,这类人往往伴有舌苔厚腻、口 干、口苦、口臭、胃肠不适、胁肋部不适、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等不适症,还可 能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湿热互结。如果一味地喝凉茶或吃清热的中成药,可能伤 到脾更助湿;而一味地除湿健脾,则可能助热,治疗起来确实比较棘手。一定要在 中医师的帮助下仔细辨证施治,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耐心调理,不能求一方速效。
调理支招:
排除口腔卫生不良以及龋齿或牙周病等单纯性口臭因素,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 口臭,通过中医药以及食疗的适当调理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有口臭的人群,除了遵 医嘱治疗之外,还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进行食疗调理。
比如,脾胃湿热者,可以试试神曲布渣叶茶,选适量的蛇舌草、蒲公英、神曲 、甘草、布渣叶煲水喝。
而肝胆湿热者,可试试下面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蓝森麟教授推 荐的这道食疗方——
鸡骨草赤小豆猪胰汤
材料:鸡骨草、赤小豆各120g,猪胰2条,调味品少量。
做法:先将猪胰切段,焯水捞起,然后连同洗净的鸡骨草、赤小豆放进砂锅内 ,加入清水2000ml,白酒少许,大火煮开,小火煎熬1.5小时,入精盐调味,即可 。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生津止渴,也适于肝胆湿热等证食用。
口舌生疮的人们一定是上火吗?很多人们一出现口舌生疮都急忙去买泻火药来吃, 其实吃药有三分毒,大家要弄清楚什么病症引起的口舌生疮,通过以上文章内容我 们得知脾胃湿热可能源于对刺激性食物的喜爱,比如经常吃火锅、麻辣烫、各种煎 炸油腻的食物,嘴上痛快过后结果可能就是口中生疮,判断是“实火”无误,适当 吃点清热解毒的泻火凉茶或者中成药比如牛黄解毒片、上清丸,对症了确实可以起 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若是虚火则用药方法不同,所以建议大家搞不清楚原因最好就 医治疗。
关键词:口舌生疮 泻火药 辨证用药急不得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