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仔细阅读说明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Ⅰ)
商品名称: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Ⅰ) 0.1g*12粒*2板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ShuangLvFenSuanNaHuanShiJiaoNang(Ⅰ) 0.1g*12Li*2Ban
国药准字H19991137
主要成分为双氯芬酸钠。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球形小微丸。
1.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2.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3.急性的轻、中度疼痛等。
0.1g*12粒*2板
口服:本品须整粒吞服,勿嚼碎。一次100mg(1粒),一日1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约见于10%服药者,主要为胃不适、烧灼感、返酸、纳差、恶心等,停药或对症处理即可消失。其中少数可出现溃疡、出血、穿孔。 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 3.引起浮肿、少尿,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约见于10%服药者,主要为胃不适、烧灼感、返酸、纳差、恶心等,停药或对症处理即可消失。其中少数可出现溃疡、出血、穿孔。 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 3.引起浮肿、少尿,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轻者停药并相应治疗后可消失。 4.其他少见的有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极个别出现黄疸、皮疹、心律不齐、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均可恢复。
1.过敏者禁用。 2.该品、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哮喘、荨麻疹或其他变态反应的患者禁用。
1.交叉过敏: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对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本品也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2.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溃疡病史者慎用。用药期间应常规随访检查肝肾功能。 3.本品因含钠,对限制钠盐摄入量的病人应慎用。 4.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可致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血清尿酸含量下降,尿酸含量升高。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1.饮酒或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有致溃疡的危险。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时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 2.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同用时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3.与呋塞米同用时,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 4.与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同用时,该品的血药浓度增高。 5.该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浓度,同用时须注意调整地高辛的剂量。 6.该品与抗糖尿病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疗效,故需慎重考虑。 7.该品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降压效果。 8.丙磺舒可降低该品的排泄,增加血药浓度
1.双氯芬酸钠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前列腺素。
2.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脂(三酰甘油)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
3.双氯芬酸钠是非甾体消炎药中作用较强的一种,它对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等。
4.给大鼠口服双氯芬酸钠达每日2mg/kg,长期观察,没有发现肿瘤发生率增加。一项对小鼠二年的研究中,每日用药2mg/kg,也未见到任何肿瘤易发倾向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双氯芬酸在怀孕妇女中的使用尚未研究。因此,除非对母亲的潜在益处大于对胎儿的风险,本品禁用于妊娠期前两个月的妇女。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一样,在妊娠末三个月可能引起宫缩无力及对胎儿可能引起动脉导管早闭,故禁止使用。 2.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同,双氯芬酸也会少量进入乳汁,因此应避免授乳期使用本品以避免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生育能力 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同,使用双氯芬酸钠有可能损害女性生育能力,因此本品不推荐用于准备怀孕的妇女,对于难以授孕及正在进行不孕检查的妇女也应考虑停用本品
遮光,密封保存
24个月
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
处方药
18.22
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炎,软组织风湿性疼痛,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运动后损伤性疼痛,急性轻度疼痛,急性中度疼痛,手术后疼痛,创伤后疼痛,软组织风湿
中成药
化学药品,0.1g
2010-08-12
国药准字H19991137
非进口
医保甲类
S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