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仔细阅读说明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阿奇霉素颗粒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国药准字01789800H
【化学名称】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奇霉素。
化学名称:(2R,3S,4R,5R,8R,10R,11R,12S,13S,14R)-13-[(2,6-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L-核-已吡喃糖基)氧]-2-乙基-3,4,10-三羟基-3,5,6,8,10,12,14-七甲基-11-[[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β-D-木-已吡喃糖基]氧]-1-氧杂-6-氮杂环十五烷-15酮。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混悬颗粒;味甜。
1.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2.敏感细菌引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4.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5.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将本品倒入杯中,加入适量凉开水,溶解摇匀后口服,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成人用量:1.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病奈瑟菌所致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本品1.0g;2.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剂量1.5g,分三次服药,每日一次服用本品0.5g;或总剂量相同,仍为1.5g,首日服用0.5g,然后第2~5日每日一次口服本品0.25g。小儿用量:1.治疗中耳炎、肺炎,第1日,按体重10mg/kg单次口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5g),第2~5日,每日按体重5mg/kg单次口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25g)或按如下方法给药
本品一般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多为轻到中度可逆性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有:(1) 胃肠道反应:腹泻,恶心,腹痛,稀便,呕吐等;(2) 皮肤反应:皮疹,瘙痒等;(3) 其它反应:如厌食,阴道炎,头晕或呼吸困难等。2.临床中还观察到下列<1%的不良反应。(1)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粘膜炎,口腔念珠菌病,胃炎等;(2) 神经系统:头痛,嗜睡等;(3) 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等;(4) 其它反应:味觉异常等。3.上市后口服制剂还观察到以下不良反应,其与本品相关尚不清楚。(1) 过敏反应:关节痛,
对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其他任何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1.进食可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故需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
2.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钟)不需作剂量调整,但阿奇霉素对较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无资料,给这些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慎重。
3.由于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4.用药期间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反应、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毒性表皮坏死等),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
根据国外进行的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资料介绍,获得以下有关本品信息:
抗酸剂:在探讨抗酸剂与阿奇霉素同时给药的药动学研究中,阿奇霉素的峰浓度大约降低了25%,未见对总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对服用阿奇霉素又需要服用抗酸剂的患者,不应同一时间服用这些药物。
西替利嗪:健康志愿者同时口服阿奇霉素和西替利嗪(20mg)5天,稳态浓度下两者在药代动力学上无相互作用,亦未观察到QT间期的显著变化。
去羟肌苷(二去氧次黄嘌呤核苷):与服用安慰剂相比较,6例HIV阳性患者每日同时服用1200mg的阿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24个月
非处方
¥6.3元起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扁桃体炎,蜂窝组织炎,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肺炎球菌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衣原体尿路感染,咽炎,急性咽炎,鼻窦炎,中耳炎,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老年人支原体肺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宫颈炎,急性扁桃体炎,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症,急性宫颈炎,疖,毛囊炎,尿道炎,慢性支气管炎
西药
国药准字01789800H
国产
非医保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