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仔细阅读说明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克拉霉素片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国药准字0604H2435
本品主要成分为克拉霉素,6-O-甲基红霉素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克拉霉素适用于对其敏感的致病菌引起的下列感染,包括:1.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2.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鼻窦炎等;3.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毛囊炎、蜂窝组织炎、丹毒;4.由鸟型分支杆菌或细胞内分支杆菌引起的局部或弥散性感染。由海龟分支杆菌、意外分支杆菌或堪萨斯分支杆菌引起的局部感染。5.克拉霉素适用于CD4淋巴细胞数小于或等于100/mm3的HIV感染的病人预防由弥散性鸟型分支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6.存在胃酸抑制时,克拉霉素也适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从而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7.牙源性感染的治疗
口服,成人常用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一片(250mg)。严重感染时,剂量增加为每次二片(500mg),每日两次。疗程为5-14天,获得性肺炎和鼻窦炎疗程为6-14天。肾损害病人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时,克拉霉素剂量减半,即每次一片(250mg),每日一次;严重感染每次一片(250mg),每日两次,连续治疗不得超过14天。对于分支杆菌感染,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次二片(500mg),每日两次。对AIDS病人弥散性MAC感染的治疗应持续至临床显效,克拉霉素应合用其它抗分支杆菌的药物。治疗非结核分支杆菌感
临床研究中,成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不适,如恶心,消化不良,腹痛,呕吐和腹泻,其它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味觉异常和肝转氨酶短暂升高。很少有报道称,克拉霉素造成肝功能异常,如肝转氨酶升高,黄疸或无黄疸的肝细胞性或胆汁淤积性(药物性)肝炎,这种异常可能会很严重但经常是可逆转的。极少数有肝坏死的报道,且多与严重疾病和同服其它药物有关。罕见胰腺炎和惊厥报告。极少病例引起血清肌酐浓度升高,但原因不明。口服克拉霉素,曾有发生过敏反应报告,轻者为荨麻疹和轻度皮疹,重者为严重过敏性休克和Stevens-Johnson氏综合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克拉霉素禁止与下列药物合用:阿司咪唑、西沙必利和特非那丁。
警告:医生在考虑给妊娠尤其是妊娠三个月的妇女服用克拉霉素时,应仔细权衡利弊。据报道,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可能会导致轻度至危及生命的假膜性大肠炎。
克拉霉素主要由肝脏排泄,因此,对肝功能损伤的病人用药应谨慎,中度至严重肾功能损伤的病人使用本品也应注意。
应注意克拉霉素和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性,如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与细胞色素P450代谢的药物的相互作用:
有数据表明,克拉霉素主要由肝细胞色素P4503A(CYP3A)同功酶代谢,这是导致许多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该机制下,与克拉霉素同时使用的其它药物的代谢受到抑制,从而其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升高。
下列一些或一类药物已知或有可能是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3A(CYP3A)同功酶代谢途径:阿普唑仑、阿司咪唑、卡马西平、西洛他唑、西沙必利、环孢菌素、丙吡胺、麦角生物碱、洛伐他汀、甲泼尼龙、咪达唑仑、奥美拉唑、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匹莫齐特、奎尼丁、利发
遮光、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
36个月
非处方
¥6.9元起
军团菌病,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脓疱病,十二指肠溃疡,扁桃体炎,蜂窝组织炎,急性中耳炎,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衣原体尿路感染,含牙囊肿,咽炎,鼻窦炎,中耳炎,老年人支原体肺炎,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宫颈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支原体尿路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症,脓疱疮,疖,丹毒,毛囊炎,呼吸道感染,尿道炎,慢性支气管炎
西药
国药准字0604H2435
国产
非医保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