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仔细阅读说明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通用名称:乳糖酸阿奇霉素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rutangsuanaqimeisu
国药准字H20000185
本品主要成分为乳糖酸阿奇霉素,其化学名为(2R,3S,4R,5R,8R,10R,11R,12S,13S,14R)-13-[(2,6-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L-核-已吡喃糖基)氧]-2-乙基-3,4,10-三羟基-3,5,6,8,10,12,14-七甲基-11-[[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β-D-木-已吡喃糖基]氧]-1-氧杂-6-氮杂环十五烷-15酮乳糖酸盐。
----
遵医嘱用。
本品常见不良反应有:
1.胃肠道反应:腹泻,腹痛,稀便,恶心,呕吐等。
2.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炎症等。
3.皮肤反应:皮疹,瘙痒。
4.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等。
5.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粘膜炎,口腔念株菌病,胃炎等。
6.神经系统:头痛,嗜睡等。
7.其他反应:如畏食,阴道炎,口腔炎,头晕或呼吸困难等。
对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其他任何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1.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钟)不需作剂量调整,但阿奇霉素对较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无资料,给这些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慎重。
2.由于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3.用药期间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反应、Stevous-Jonson综合征及毒性表皮坏死等),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
4.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应考虑假膜性肠炎发生。如果诊断确立,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含铝、镁的抗酸药能降低阿奇霉素口服制剂的血药浓度峰值,但不降低AUC值。
2.口服阿奇霉素不影响静脉注射单剂量茶碱后血浆中茶碱水平或药代动力学,鉴于目前所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能提高血浆茶碱浓度,因此,同时使用阿奇霉素和茶碱时应谨慎,并监测血浆茶碱水平。
3.口服阿奇霉素不影响凝血酶原对使用单剂量苄丙酮的响应时间,但是,在给病人同时使用阿奇霉素和苄丙酮时应谨慎,并注意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因为在临床上,同时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和苄丙酮会增加抗凝药的药效。
4.阿奇霉素和下列药物同时使用时,建议
1.阿奇霉素为15元环大环内酯类,即氮内酯类的第一个品种。其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主要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合成。
2.本品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杆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属也具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较红霉素略差,对流感杆菌及卡他莫拉菌的抗菌作用较红霉素强4~8倍及2~4倍,对少数大肠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可具抑菌作用。
3.本品对消化链球菌属等厌氧菌、肺炎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等具良好抗微生物作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动物实验显示阿奇霉素对胎儿无影响,但在人类孕妇中应用尚缺乏经验,故在孕妇中应用须充分权衡利弊。
2.尚无资料显示阿奇霉素是否可分泌至母乳中,哺乳期妇女应用亦须谨慎考虑。
儿童用药:阿奇霉素的口服混悬液剂已广泛应用于6个月到16岁的儿科病人。应用本品尚不明确。
老人用药:尚不明确
密封,置阴凉处。
12个月
江西赣南海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非处方
敏感致病菌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嗜肺军团菌感染,卡它莫拉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沙眼衣原体感染,淋球菌感染,双球菌
化学药品
国药准字H20000185
非进口
非医保
R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